• ×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把握數據要素機遇,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成長

    時間:2023-04-17 15:27:49 次數:319

    近日,新疆昌吉州政府辦-質量發展專題培訓班領導一行50餘人蒞臨巨龍信息參觀交流,公司黨總支書記、副總裁張敏玲熱情接待。

    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外發布《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又稱“數據20條”。2023年,數據要素制度創新大幕全面拉開,我國構築數字經濟新優勢迎來強大動能。

    01

    數據要素驅動數字經濟高速增長

    數字經濟爲全球經濟復蘇提供重要支撐。2021年,測算的47個國家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爲 38.1 萬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 15.6%,佔 GDP 比重爲 45.0%。產業數字化仍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佔數字經濟比重爲 85%,其中,第三產業數字化引領行業轉型發展,一二 三產業數字經濟佔行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爲 8.6%、24.3%和 45.3%。

    圖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數字經濟正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及治理方式發生深刻變革,成爲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中美歐形成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三極格局。2021 年,從規模看,美國數字經濟 蟬聯世界第一,規模達 15.3 萬億美元,中國位居第二,規模爲 7.1 萬億美元。從佔比看,德國、英國、美國數字經濟佔 GDP 比重均超過 65%。數字經濟也成爲驅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

    圖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1 年,我國數據經濟規模達到 45.5 萬億元,較“十 三五”初期擴張了 1 倍多,同比名義增長 16.2%,高於 GDP 名義增速3.4個百分點, 佔GDP比重達到39.8%,較“十三五”初期提升了 9.6 個百分點。數據要素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數據對提高生產效率的乘數作用不斷凸 顯,成爲最具時代特徵的生產要素。數據的高速增長、海量集聚蘊藏了很高的價值, 爲智能化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協同推進技術、模式、業態和制度創新,切實用好數據要素,將爲經濟社會數字化發展帶來強勁動力。

    02

    數據要素萬億級市場開啓

    有機構預測,2023年全球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的名義GDP佔比將達到52%,首次超過全球GDP的一半。且根據測算,全國企業數據要素支出規模約爲3.3萬億元,如果計入產出,市場規模將達到16萬億元以上。如果再考慮數據資產的評估、質押、融資等衍生市場,整體規模可能會超過30萬億元。

    面對萬億級市場,“數據20條”的發布,是我國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數字化生產力的全局性工程、開創性探索。

    三類數據要素型企業將迎來“做大做強”機遇。

    “數據20條”中強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大做強數據要素型企業。數據要素型企業是以數據的採集、整理、清洗、分析、應用、交易以及數據衍生產品和服務爲主營業務和核心能力的企業。

    從業務類型上看,數據要素型企業大致包括三類:

    一是數據要素技術型企業,包括提供數據採集、數據存儲、數據加工、數據傳輸、數據分析、數據安全等業務的企業及提供相關智能化產品研發、制造的企業。

    二是數據要素服務型企業,包括從事數據中介、合規諮詢、質量評估、資產評估、安全評估等業務的服務型企業等。

    三是數據要素應用型企業,指主要通過使用數據流爲傳統產業帶來的產出增加和效率提升、促進數據要素與實體經濟融合的企業,如從事智慧農業、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數字金融、數字商貿、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等領域活動的企業。

    “未來,構建超大規模數據要素市場,推動全社會數據要素資源開發利用,需要培育和集聚大批數據要素型企業。”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副主任王建冬建議,可通過探索建立數據要素型企業認定和準入制度,制定數據要素型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及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確立實施數據要素型企業的扶持政策標準和依據,制定相應稅收優惠政策的資格標準等措施,扶持、鼓勵數據要素產業發展,規範數據要素型企業管理。

    03

    加快數據要素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三大舉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羣。

    數據與其他生產要素相比,具有很強的可復制性,在一定條件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因此,確保安全、合規前提下,將散落在全社會的各類數據資源進行歸集、整理、加工,成爲可進入市場流通使用的生產要素,將成爲有效賦能千行百業和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不竭動力。”

    事實上,近年來多項研究也指出,數據要素對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具有明顯正向促進作用。研究數據顯示,企業數據使用率每提高10%,可帶來零售、諮詢、航空等領域人均產出分別提升49%、39%和21%。

    對於如何加快數據要素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可從三個方面加強布局:

    一是加快推動重點行業數據要素流通交易平臺建設。支持各行業部門或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行業機構,依託國家級交易所搭建行業性數據資源交易流通平臺。針對不同行業數據制定專業的數據治理系統和數據交換規則,依託應用場景,促進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匯聚共享,鼓勵金融、醫療、通信、能源、氣象、交通等行業率先打造可信數據空間。

    二是構建面向重大區域戰略的數據要素流通平臺。依託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重大戰略,選擇在數據資源豐富、數據應用場景廣闊、數據管理技術成熟的地區規劃設立區域性數據交易場所,統籌推進本地區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和區域性數據產品交易與服務,促進社會數據和公共數據融合應用。

    三是加快推動跨境數據安全有序流通應用。依託海南自貿區、深圳前海、河套,上海臨港,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特定區域加快建設離岸數據交易平臺和離岸數據服務外包等新業態,探索建立“數據自貿區”和“數據海關”制度,不斷完善數據出入境安全評估監管標準,形成國際數據匯聚應用樞紐。

    內容來源:人民中科研究院

    巨龍大數據集成系統

    以20多年數據治理實踐爲基礎,自主研發,兼容適配信創,爲海量異構數據的超大規模數據倉庫建設,提供抽取、清洗、整合、入庫等一站式集成服務,幫助高效開展數據治理,助力數字化轉型。點擊查看詳情>>


    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分享到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丰满年轻岳欲乱中文字幕电影,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